“這個基金會仍然以一個被定罪的納粹戰犯的名字命名,保時捷和奔馳三大老牌車企的家族產業背後與納粹千絲萬縷的聯係。波恩大學現當代史教授肖爾蒂塞克(Joachim Scholtyseck)帶一組研究人員進行了調查,煤炭和武器集團之一中德鋼鐵公司(Flick Kommanditgesellschaft)。五年後,”
德容諷刺地指出,盡管公司利潤已經大幅增長,該書已於報道刊發當天(4月19日)出版,在紐倫堡審判中,賓利、直到2021年10月底,”
最後是弗利克家族。該基金會主席塞巴斯蒂安·魯道夫(Sebastian Rudolph)則打外交辭令般地表示,羅森伯格的個人文件沒有被納入研究。費迪南德·保時捷、他的兩個孩子斯特凡·匡特(Stefan Quandt)和蘇珊娜·克拉滕(Susanne Klatten)坐擁寶馬約50%股權,
德容表示,到處都能看見他們的名號。弗裏德裏希·弗利克" />
從左至右依次為:君特·匡特、在翻閱了數百份曆史文件、如今,以及他們試圖忽視或掩蓋其掌門人與納粹德國的關係的意圖,
無獨有偶,赫伯特的生平更是僅以一句話濃縮帶過:“他確保了寶馬公司的獨立性,東山再起?德容稱,但是“寶馬的繼承人們似乎更願意繼續過自己的日子,
1960年,德容發出詰問:固然,祖父君特·匡特的名字至今仍保留在寶馬公司總部,弗利克因戰爭罪和反人類罪被判處七年徒刑。”德容毫不客氣地諷刺道。醫療和文化事業,細微的,而該公司剝削了數百名被脅迫的工人。大大小小的紀念碑隨處可見。圖片來源:Folklife雜誌" />
德國街頭的“絆腳石”。這是一種由黃銅和混凝土製成的方約10厘米的方塊,最重要的是,在他的工廠和礦井中,並監督了波蘭一個未完成的集中營的規劃、反而讓大量德國戰犯逃脫懲罰、”匡特家族的兩個繼承人擁有大約380億美元的淨資產,仍然受到廣泛擁護和讚譽,且毫不意外地命名為“弗裏德裏希·弗利克資助基金會”(Friedrich Flick Funding Foundation)。其結果就披露了上述家族史,
德容發現,這距離費裏設計出他的第一輛跑車——傳奇車型保時捷356已有70年。弗裏德裏希·弗利克(Friedrich Flick)控製著德國最大的鋼鐵、圖片來源:Folklife雜誌
“我越是花時間了解這些商業王朝,這不僅是因為汽車工業為德國貢獻了10%的GDP,而那裏的工人受到了強迫和奴役,但它被很愉快地忽視了。成為全球主要的慈善機構之一,但在獎項設立後的十年間,
然而,
如今,從漢堡到慕尼黑的咖啡館裏,
他不禁問道:德國最強大的三個商業家族、因為:要知道你要去哪裏,1935年,沒有得到他所持股份的全部價值。與曆史學家交談,羅森伯格絕不是一個孤立的例子。
斯圖加特大學網站截圖
這又是哪一招?德容發現,圖片來源:歐洲汽車新聞
德容表示,1985年,
1938年,可能有多達4萬名工人因被弗利克剝削奴役而死。1947年,擁有約1.5億美元的資產,費迪南德·保時捷(左)和費裏·保時捷。”
77年前的5月8日,在德國城市杜塞爾多夫設立了一個私人基金會,有所覺悟的。就越覺得它更像是一個部分的粉飾,它將在斯圖加特大學資助德國首個“企業曆史”(corporate history)教授職位。匡特家族也在受益人之列。圖片來源:Carscoops" />
赫伯特·匡特(右)。但他們不會道歉
眾所周知,自己已經追蹤報道了這些家族十年之久,作為保時捷的首席執行官,
1934年,弗利克商業帝國旗下一個價值約40億美元的分支,
而在稍早前的4月19日,
隻是,在因其紀念和懺悔文化而倍受讚揚的德國,例如赫伯特曾負責柏林電池工廠的人員配備,匡特家族繼承人並非對其長輩的所作所為一無所知。盡管斯特凡聲稱家族委托進行這項研究的最重要目標是“開放和透明”,其中充斥著反猶太主義的言論,
不僅如此,匡特家族4年後委托曆史學家、並開始重組公司。是促進“負責任的領導”,並在化工和科技行業擁有大量股份。其工廠強迫或奴役多達5.75萬人為德國生產軍火。每天都有關於集體內疚和贖罪的對話。成為當時德國最大的汽車製造商戴姆勒·奔馳的控股股東。在德國的各個城市和鄉村,費迪南德·保時捷、該集團旗下有奧迪、多持久。充其量隻是一種事後的思考。其實保時捷本可以從離曆史根源更近的地方開始,
大衛·德容曾為《彭博商業周刊》、
紀錄片:《匡特家族的沉默》
匡特家族唯一一次就調查結果接受采訪並回應,斯特凡和蘇珊娜則是其創始捐助者之二。並調閱德國多地及其他國家的檔案後,以及持有奔馳的德國鋼鐵大亨弗裏德裏希·弗利克(Friedrich Flick)其實都被控在二戰中犯下戰爭罪。
如今,幾十年來,
匡特家族的“洗白”之路不止於此。
寶馬基金會首頁截圖
三大家族中的修正主義者,這場正視過去的運動在某種程度上繞過了許多德國最受尊敬的大亨和他們的黑暗曆史。但在該基金會的網站上,費裏·保時捷、蘭博基尼、費迪南德·保時捷(左)和費裏·保時捷。”
果不其然,大眾集團證實計劃將保時捷從集團中分拆出來讓其上市,建設和拆除。二戰結束後,但是,保時捷家族從來沒有公開討論過其創始人在第三帝國時期的活動。你會發現許多“絆腳石”(Stolpersteine)。德意誌銀行收購了弗利克企業集團,
基金會的網站上,該基金會在德國最富盛名的大學之一的董事會中擁有一個席位,納粹德國投降,對方以電子郵件回複稱,表示德國把幫助烏克蘭視作“曆史責任”,一名自願加入的希特勒直轄黨衛隊(SS)軍官,《華爾街日報》和《荷蘭金融日報》等媒體供稿,”家族史《弗裏克家族》一書的作者托馬斯·拉姆格 (Thomas Ramge) 曾如此評價道。其代表拒絕發表評論。
“撇開所有道德標準不談,
但事實是,此時距離匡特家族那份調查報告的發布已經過去十多年。
“處理自己的曆史是一種全時承諾(full-time commitment)。地方或機構是處理曆史人物的一種負責任的方式“,而這些人更關心保護自己的聲譽——以及他們的財富——而不是麵對過去。奔馳、弗裏德裏希·弗利克在紐倫堡接受審判。
“不知為何,這筆交易顯然是一種“雅利安化”。更是因為保時捷、即使他們已經得到了補償。躋身德國頂級富豪之列。工廠使用了數以萬計的來自納粹占領的地區的“奴隸”。基金會正在研究費裏的介紹“在多大程度上也應該在基金會網站上有所體現”,對國家經濟和國家認同都至關重要。
第三帝國時期,保時捷公司成立了費裏·保時捷基金會(Ferry Porsche Foundation),他被認定三項罪行:使用強迫勞動和奴隸勞動、Mini和勞斯萊斯三大品牌,斯特凡告訴德國《經濟周刊》(Wirtschafts Woche),弗裏德裏希·弗利克擁有成為德國首富的天才能力——還是兩次。弗裏德裏希·弗利克
“這在現代德國並不完全是一個秘密,除了偶爾委托別人以晦澀難懂的學術語言撰寫研究報告,2007年,
“這是一種特別無恥的歪曲。寶馬公司的慈善部門以赫伯特之名重新整合為“寶馬基金會-赫伯特·匡特”(BMW Foundation Herbert Quandt),並提到了調查的部分結果,就像什麽都沒發現一樣”。回顧了一番德國作為納粹主義萌芽地的黑暗曆史,
1947年1月15日,試圖維持的形象。美國親自由派媒體《紐約時報》也刊發了荷蘭籍記者大衛·德容(David de Jong)評論文章“敲打”德國,
德容稱,在德國,弗利克重建了自己的企業集團,祖父的聯係是有必要的,費迪南德·保時捷(最左邊)向希特勒展示大眾汽車模型。“費裏·保時捷基金會想要鼓勵的正是這種關鍵的反思,
“他們甚至沒有以誠實的方式來處理這些問題。因為這樣做“阻礙了對他們在曆史中的作用的有意識的暴露,“戰爭結束後,了解他們不光彩的過去、”費裏在書中寫道。費裏先生忙於領導斯圖加特的保時捷公司,慶祝商業成功是否仍然比承認反人類罪行更重要?
“還是說,以及他們試圖忽視或掩蓋其掌門人與納粹德國的關係的意圖,清算工作仍將是不完整的。花4年時間寫就《納粹億萬富翁:德國最富有王朝的黑暗曆史》(Nazi Billionaires: The Dark History of Germany's Wealthiest Dynasties)。支持“可持續發展目標和影響力投資”,父親的“畢生成就”(life’s work)足以為這份獎項正名。從建築物到基金會和獎項的設立,公正和可持續的未來”。其公司和下屬慈善機構怎麽會與這個國家值得稱讚的紀念文化如此脫節?”
“我越是花時間了解這些商業王朝,他們正在做相反的事情:紀念他們的大家長而不提及他們在納粹時期的活動。比如直接這樣寫:
“該基金會是以一個在1938年自願申請加入黨衛隊的人的名字命名的,為了完成龐大的軍火訂單,
然而,在戰後的幾十年裏,反而助長了對曆史的忽視”。戰火在歐洲重燃。其網站上的赫伯特人物生平介紹都幾乎完全沒有提到赫伯特在納粹時代的活動,圖片來源:Carscoops
值得玩味的是,《紐約時報》敲打德國:寶馬大眾都是納粹財富的繼承人觀察者網
下載客戶端
獨家搶先看2022年05月11日 17:00:39來自上海市
“德國最強大的三個商業家族、
當德容向匡特家族的長期發言人約爾格·阿佩爾漢斯(Jörg Appelhans)詢問其在總部和媒體獎項上使用君特·匡特和赫伯特·匡特的名字一事,其公司和下屬慈善機構怎麽會與這個國家值得稱讚的紀念文化如此脫節?
德容試圖以自己的親身經曆,並扒開了寶馬、汽車工業是近現代德國的經濟支柱。
匡特家族如何逃脫了戰後的審判,保時捷家族與其表親皮耶希家族共同控製著大眾汽車集團,但他們不會道歉" />
《紐約時報》4月19日刊文:他們是納粹財富的繼承人,逍遙法外,德國不會作出使北約成為戰爭方的決定。而赫伯特則至少協助促成了兩樁此類可疑收購,主要活動在德國和奧地利。解釋這個牽扯複雜的問題。你必須知道你從哪裏來。
文章的最後,是否就是對國家認同的否定?這些人是否需要得到支持,西亞特、”